识字教学设计(整理7篇)

时间:2024-04-21 来源:收集

识字教学设计篇1

1、掌握左右结构、上下结构、半包围的汉字的书写规则。2、正确、规范地书写左右结构、上下结构、半包围的汉字。

教学重、难点:

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则。

学生分析:学生已具有独立识字和写字能力,但对于个别字的间架结构掌握还不够准确,可能会影响写字效果,需要加以指导。教学方法:自主探究、实践练写法教学过程:

一、谈话引入(2分钟)同学们,《“美极了”与“糟透了”》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?你们想不想通过学习课文深入地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。生字宝宝就藏在课文中,有没有兴趣把他们找出来呀?那就赶快行动吧!

二、学习左右结构字的书写规则(15分钟)1、介绍书写规则2、出示汉字:

(请学生仔细观察,书写这些汉字时要注意什么?)左右结构,左窄右宽。“执”右边写舒展。“骚”“稳”右边写紧凑。

3、学生练习书写,教师巡回指导,强调写字姿势。三、学习上下结构字字的书写规则(15分钟)1、介绍上下结构字的书写规则2、出示汉字:

3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,书写这些汉字时要注意什么?上下结构,上扁下大。“篇”“牢”“宣”下稍宽。上下结构,字形稍长,“某”上窄下宽,下托上。“售”上窄长,下小。

4、学生练习书写,教师巡回指导,强调写字姿势。四、学习半包围结构字的书写规则(6分钟)“勉”半包围结构,包围部分写舒展,字形稍宽。五、展示、评价,总结。(2分钟)

(设计意图:识字写字是语文教学的重点,要注意让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进行迁移练习,在语境中识字,并培养生活中主动识字的习惯。争取做到按照汉字结构分类,注意字的间架结构,避免简单枯燥的反复练习。引导学生将写字上升到欣赏、塑造汉字形体美体会汉字蕴涵的意蕴美的境界。)板书设计:

《“美极了”与“糟透了”》识字写字“执”“骚”“稳”“篇”“牢”“宣”“勉”

识字教学设计篇2

教学目标

1、学会本课5个生字(沙、浪等)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。

2、能按笔顺描红、仿影。

3、通过朗读,了解大海的美丽。

重点难点

重点:学会本课5个生字(沙、浪等)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。

难点:能按笔顺书写本课的6个生字。

教学简要过程及重、难点的突破

一、创设情景。

二、指导看图,练习说话。

1、谁来说说海边都有些什麽?(相机出示卡片:沙滩、贝壳、脚丫)

沙滩:想象一下走在沙滩上会有一种什麽感觉?(软软的,沙子烫烫的)

贝壳:贝壳是什麽样的?

2、在海面上又有些什麽呢?(出示:海风、海鸥、海浪)

3、你觉得大海美吗?

三、借助拼音、读准字音。

1、在小组里自己轻声读读这些生字词。

2、指名读、正音。

沙:是翘舌音,不要读成平舌音。

3、齐读,边读边想象大海的美景。

四、学习生字,指导书写。

重点指导

风:第二画是什麽?(横折斜钩)教师示范。

学生按笔顺仿写描红。

实施修改意见

脚丫是谁的?他们的心情怎样?指导感情朗读。

精搜彩集创信意息

精彩创意:

沙滩:想象一下走在沙滩上会有一种

什么样的感觉。

贝壳:是什么样?(出示贝壳)

脚丫:脚丫是谁的?他们的心情怎样?

实施修改意见

作实业践设活计动

必做:

1、正确、流利地朗读韵文。

2、生字写四遍。

选做:

搜集有关大海美丽、富饶的资料。

实施修改意见

教学札记

内容概括:这篇介绍了关于识字5,识字5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,希望对你有帮助!

识字教学设计篇3

一、教学目标

1、复习巩固汉语拼音,会拼读音节。学会“一、二、三......”十个字,会写三个字。认识田字格和笔画“一”。

2、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。识字1教案教学设计精品奉献

3、通过看图和朗读,能理解图画和句子的意思,使学生体会到山村的美丽和生活的快乐。初步感受童谣中的所表现的景色美。

二、教学重难点

1、认字和写字。

2、认识田字格,分辨“八”和“入”。

三、过程和方法

利用快乐识字和游戏巩固的方法寓教于乐,从而提高识字效率。

四、教学时数:1课时

五、教学过程

第一课时

一、谈话导入

1、小朋友们,前面我们学习了汉语拼音,从今天开始,我们就要乘着汉语拼音的快车到汉字王国去找汉字做朋友,我们就能看书、读报,学到更多的知识。这节课我们学习识字的第一课。板书:1、一去二三里

2、读课题。

3、看图。这是一首小诗,要想知道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,就跟着老师一起去参观一个小山村。(课件出示图片)我们看图时可以从远到近,也可以从近到远地看,首先我们看远处有哪些景物?山上有什么?生活中你见过亭子吗,看到这些亭子你最想干什么?亭子也叫“亭台”,一起说一遍“亭台”。我们再往近处看,近处有哪些景物?

4小结:炊烟袅绕的村庄,古朴美丽的亭台,艳丽芬芳的花朵,组成一个幽静美丽的世外桃源,课文用一首诗把它描绘了出来。我们一起来静静地听一听。

识字教学设计篇4

教学目标:

1.学会4个生字,认识2种笔画,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,按笔画记忆字形,结合插图和生活实际了解生字的意思。

2.注重激发学生兴趣,提高学生识字能力。

教学重点:

正确掌握4个生字的音、形、义,能正确书写“水”和“火”两个字。

教学难点:

正确书写“水”和“火”字。

教学时间:1课时

教学过程:

一、复习旧知,揭示课题。

二、学习生字

1、教学“日”字。

①今天,老师请大家来猜老师的画。

(师画一圆圈)请猜猜这是什么?

生:铁圈、盆子……

师:(把圆圈涂成红色)你猜这是什么?

生:气球水果……

(师在圆外再添画几笔,变成了太阳。)现在你猜出老师画的是什么了吗?

生:太阳。

②太阳还有一个名字是什么?(日)

③出示课件,把太阳是如何演变成“日”字展示出来,让学生仔细观察,弄清实物太阳是如何变成“日”字的。

④你能编顺口溜来记住“日”字吗?(如:长长方方一个口,中间一排整齐牙。)

⑤在日常生活中,你看到“日”能和哪些字做朋友组在词呢?(日子、日头、六月一日……)

(运用猜画的方式诱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,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思考学习。然后再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这个“日”字能和哪些字做哪友,激发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,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。)

2、教学“火”字。

大家看,这里有一个生字朋友急着要和大家认识呢?

①出示“火”字和图,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和下面的古字,你能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吗?你能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吗(肯定学生的发现)这个字是我们祖先根据木柴燃烧的样子描画出来的,后来,经过慢慢演变,就变成了今天我们写的“火”字。

②谁会用“火”来组词或说一句话,比一比,看谁说得好。

(学生观察画面,让他们说说发现了什么,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,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能力,在观察、思考、说话的过程中,逐步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。)

3、自主学习“月”、“水”。

课本54页还有两个有意思的字,你能自己看图记住它们吗?

①学生自主学习,练习比一比,说一说。

②小组交流,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?你能当小老师教教大家吗?

③今天学到两个新的笔画,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?你是怎么知道的?

④教师要注意强调“水”的第二笔叫“横折撇”。

(师生互换角色,给学生创设主动识字的情境,启发学生发现识字的规律。在教学中,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,互相交流学会的知识,让学生主动地把自己的认识告诉大家,形成人人争当小老师的局面。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,又可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。)

4、巩固生字。

①小游戏:摘苹果。

(谁能把写在苹果上的生字或带有生字的词语读对,谁就可以把苹果摘下。)

②你能用“日、月、水、火”说一句话或一段话吗?

(学生学习生字后,经过游戏,进一步加深了印象,然后引导他们把一节课中学到的几个字运用到一句话或一段话中,既巩固对生字的认识又训练学生思维和说话能力。)

识字教学设计篇5

一、文本解读:

《趣味识字》是一篇以拍手歌的形式出现的韵文识字教学课文,共十小节,字数相同,读音押韵、节奏感强,适于朗读,可以让孩子从演唱拍手歌的活动中轻松地学会生字,同时体会到——地球是人类和动物共同的家园,动物与人类相互依存。拍手歌的形式也为课堂活动的组织提供了很好的载体。

二、学情分析

《语文新课程标准》指出,第一学段的识字与写字教学要能够引导学生“喜欢学习汉字,有主动识字的愿望。”低年级的教学中,识字教学是重点。通过一年多的学习,大部分学生能认识10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,能识记字的基本笔画、笔顺和偏旁部首。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非常强烈,但由于识字量的不断增加,音近字、形近字的大量出现,学生经常会出现混淆,识字的准确性不够。

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采用多种形式,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掌握的识字方法,营造愉悦、欢快的学习氛围,在轻松的氛围中夯实识字,从而提高学习效果。

三、学习目标

根据课程要求,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,我确定这堂课在识字方面的学习目标是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,1、会用多种方法认识“鹰、孔、雀、灵、鹂、锦、丛、牢、嬉、护”10个生字,正确书写“丛、牢、拍、护、保、物、鸡、猫”8个字。

2、准确、熟练地朗读拍手歌,读出节奏感。

3、激发孩子们喜欢动物的情感,产生保护动物的愿望。

四、教学重难点

1、多种方法识字、正确规范地写字。

2、领悟动物与人互相依存的关系,有保护动物的意愿。

五、教学策略:

为了能顺利地落实学习目标,突出教学重点。这节课我准备运用以“自主、合作、探究”式的教学模式为主线,把时间、课堂还给学生,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活动中学习,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。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、形象、生动的画面,为贴近学生实际,我采用图片展示、动作演示等手段,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。依据新课标的精神,我运用谈话法、演示法、实践法等教学方法,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。

【教学过程】

第一课时

一、创设情境,激趣导入

1.谈话:同学们,你们喜欢小动物吗?能告诉老师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吗?今天,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动物朋友。

2.出示动物图片课件,学生欣赏感受。

师:动物们有的在空中自由飞翔,有的在地上快活地奔跑,有的在水里无忧无虑地玩耍。他们生活的可真幸福啊!今天,老师从美丽的大自然中邀请了8位美丽的客人来咱们班做客,和我们交朋友,你们愿意吗?(出示课题:识字7,学生齐读。)

二、初读课文,词语中识字

1、学生自由读课文,读准字音,不认识的字请课文下面的小桃子和小树叶上帮忙。

2、检查生字认读情况。

a、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。

丛林保护牢记雄鹰百灵黄鹂锦鸡嬉戏孔雀

学生自由读、指名领读、齐读

b、去掉拼音读词语。

同桌互读,并说说你是怎么记住的?

指名读、开火车读。教师引导学生说识记方法。

熟字加偏旁:牢、丛、护、(交流“护”字的记法。形声字,保护要用手,提手旁是形旁,右边的户是声旁。合起来还念护

谁能用护组词?还能说“保护”什么?

组词:保护爱护护送护士帮护

保护动物、保护植物、保护环境、保护地球、保护家园、保护弱者、嬉(交流“嬉”字的记法。

出示熊猫嬉戏的图片。熊猫在干什么?生:玩耍。谁能用“嬉戏”说一句话?)

鹂(引导观察,不仅鸟旁的字与鸟有关,引出“雀”、鹰:

仔细观察,你发现了什么?对,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共同字“隹”,看,这个隹与什么有关系?古人根据鸟的样子造出了“隹”。(出示“隹”的象形字,让学生感知“隹”由鸟的样子造出的。)两个字都带有“隹”说明雀和鹰与哪类动物有关系?

雀,(出示雀的象形字)在隹上加了一个什么字就是雀,那雀指的是()鸟。对,雀指得是体型较小的鸟类。你知道哪些动物的名字带这两个字?(老鹰、雄鹰、苍鹰、猫头鹰,麻雀、孔雀、金丝雀)。

雀字为象形字,演示雀字的汉字演变过程,丛(简笔画理解字义)

熟字换偏旁:锦

生活识记:孔师:摸摸自己的鼻孔

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认识:护、丛、嬉、鹂

三、出示句子,随文识字。

1、出示句子:你拍一,我拍一,保护动物要牢记

你拍一,我拍一,保护动物要记住。

5、交流“牢”字的记法。

师:你觉得那句话更好?大家看,我们祖先造字的时候,“牢”是这样写的,房子里关着一头牛,多形象啊。在古代“牢”就是指关牲口的地方,而关牲口的地方就要建得坚固结实,用很久很久也不容易坏,所以就有了“牢固”这个词。后来人们说一件事过了很久很久都不会忘记,这个词就是──“牢记”。保护动物是大事,现在要牢记,以后要牢记,永远永远都要牢记。

四、巩固生字:

1、过渡:同学们识的字真多,农民伯伯想请你们帮忙把果子摘下来呢。游戏识字:摘果子。

2、过渡:这些生字我们不仅在课文中学到,生活中也随处可见。

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图片,学生找本课中学过的生字。

五、指导写字。

1、出示“丛”、“牢”

2.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写法。抓结构特点。

3.教师范写难点字。如:“丛”字下面的横一定要拉长,把上面的“从”字拖住、“丛”第一个人的“捺”改成“点”。

4.学生先描红,然后自由练写。师巡视指导。

过渡:同学们,生字词都掌握得很好了,那儿歌掌握得怎么样了呢?会不会背呢?俗话说得好,熟读成诵,请同学们多读几遍。

六、拍手游戏,理解儿歌

1、把词语送进课文再读读,想想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动物,用横线画出它们的名字。(学生画后交流,相机出示课件)

3、同学们课前都查找了动物的资料,你们愿意向大家介绍介绍吗?假如你就是这种小动物,也可以向大家展示一下自己,好吗?

4、听了大家的介绍,你有什么感受?你们喜欢这些动物吗?请带着自己的情感再读读课文。

5指名读你喜欢的句子。

6、你发现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吗?(拍手歌)

课文以拍手歌的形式出现,读起来朗朗上口。老师想请同学和我一起边拍手边读儿歌

7、教师范读,学生拍手轻轻跟读,感悟朗读流利、富有节奏感。

8、同桌互读。

9男女生接力读,感悟“拍手歌”字数相同,读音押韵,节奏感强。

9、说说读了拍手歌,你知道了什么?说说,你读懂了什么?

(懂得了人与动物是朋友,我们要保护动物。)

五、实践活动

根据课后学习伙伴的话,说说讲卫生的拍手歌,也可以自编拍手歌,在全班展示。

第二课时

教学过程:

一、巩固识字

1、猜谜语

两人挤过独木桥()房屋底下拴头牛()女孩欢欢喜喜()手拿户口本()美丽的鸟儿()白毛巾镶金边()

2、开火车读词语。

二、我会背。

1、自由读课文、背课文。

2、同桌拍手背课文。过渡:这首儿歌多有趣啊!我们也来学着编一编吧。

三、我会编

1、指名编。

2、预设:学生不能很好地说出来时,可以引导仿照书上说。出示课文中的两句儿歌,学生读一读,学着编。看!课文中是怎么编的?丛林深处有老虎。这句话写了什么?(哪里有什么)竹林熊猫在嬉戏。(哪里谁在干什么)学生说一说。

3、编儿歌。刚才这几个同学都说得很好,我相信还有同学有更好的句子,现在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下来。学生写,老师巡视。选出几篇好的进行讲评。

4、把学生编的儿歌拍手读一读。

四、指导写字。

1、动物们为了感谢你们给他们编了这么好的儿歌,特意给你们写来了一封感谢信。学生齐读。亲爱的小朋友们:

你们好!

“人和动wù是朋友,bǎohù动wù是大事。”听说你们láoláo地记住了这个道理,我们真高兴。你们看,丛林里的锦ji、熊mao在等着和你们一起嬉戏,唱pai手歌呢!

五、总结全文,作业布置。

1、学习了《识字》,我们认识了很多动物朋友,学会了很多生字,我们还牢牢记住了――保护动物是大事。(补充板书)

2、自编拍手歌,说给家人、同学听。

识字教学设计篇6

教材分析:

本课内容是由五条关于团结协作的谚语组成。谚语是我们中华民族语言宝库中的一颗瑰宝,很多谚语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。谚语大都通俗易懂,简单易记。本课中出现的五条谚语内容浅显易懂,对于当今的独生子女来说,有着很深的教育意义。

教学目标:

1、认识10个生字,会写8个生字。

2、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。

3、培养学生积累谚语的兴趣。

教学重点:

学习生字

教学难点:

理解谚语

教学过程:

一、导入课题

(拿出一根小木棒)同学们,你们看这是什么?你能把它折断吗?(学生来折)

(拿出一把小木棒)现在,你再试试,(学生来折,多找几个学生来试)你们知道为什么折不断吗?这就叫——团结起来力量大。今天,我们就来学一组关于团结协作的谚语,同学们打开书,翻到识字五。

二、整体感知,读准字音。

1、自由朗读课文

要求:大声、准确

2、检查朗读

3、齐读。

4、理解谚语意思

(1)通过朗读,你从中发现了什么?

(2)自读思考,视理解情况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。

(3)选择自己喜欢的谚语,读给大家听,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。

三、趣味识字

1、同桌之间读谚语,认生字,互相交流识字方法。

2、班内交流。

例如:搓:做动作理解字义。猜谜语识记字形。

斤、近、折:比较识记。

3、、开火车检查识字情况。

四、识字、指导写字

1、小组内学生字,交流记忆方法。

2、班内交流

3、趣味游戏,检查识字情况。

猜字谜:如一名工人用手捻羊毛(搓)门口一根长电线(绳)

拆字组字游戏

给生字找朋友(组词)

3、读词并释义。

4、指导书写。

(1)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。

(2)范写

(3)描红

(4)仿写

(5)自我评价

识字教学设计篇7

第二课时

教学目的

1.有感情地朗读韵文。

2.了解水乡金秋十月特有的景色,感受大自然的美好。

3.指导用文中词语造句,以及文中插图的说话:“游水乡”的训练,发挥学生的想像能力。

教具准备:多媒体课件,美丽的水乡景色,幻灯片或实物投影仪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复习

1.(幻灯片出示)。

金秋烟波水乡夕阳归舟渔歌

芦苇菱藕荷塘枫叶灯火月光

上节课,我们已跟这些词语见过面了,谁来为大家读读这些词语?

2.抽读这些词语。

3、朗读课文,指名读,齐读。

二、指导感悟

1.激趣促读。

小朋友,现在你们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看水乡,实际上水乡美得很哪!你们还是自己坐上小舟再到水乡游一游,细心地看一看,我相信你们眼前会出现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来!(介绍边读边展开想像的读书方法。提示:来到什么地方?看到什么,听到什么?你认为哪儿最美?把你认为最美的地方读给大家听)。

2.学生自读,教师巡视指导。

3.互说互读。

4.反馈指导。

全班交流,大体步骤为:先指名说、读,接着,通过课文插图或音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,然后,让学生再读。必要时教师可作示范。

指导重点:

(1)第一行:通过“烟波”感悟湖面的苍茫、广阔。语速较慢。

(2)第二行:荷塘多彩明丽,摇曳多姿。语速较快,表达出兴奋之情。

(3)第三行:一幅“渔歌唱晚图”。晚霞映红了湖面,渔民们唱着悦耳的渔歌满载而归。语速稍快,抒发了丰收的喜悦。

(4)第四行:湖面的枫叶红得像二月花,湖面的点点灯光多得像天上的星星,在明亮的月光照射下,水乡更显宁静和迷人。读的时候语速稍慢。

5.整体感悟。

(1)了解叙述顺序:白天(湖面、荷塘)——傍晚——黑夜。

(2)练读全文。(提示:边读边联起来想像一幅幅画面。)

(出示)金秋,我们乘着小舟到水乡游玩,先看到(),接着,我们来到荷塘看到了(),太阳落山了,我们看到了,听到了(),夜幕降临了,我们又看到了()。

a.自读,再口头填空。

b.反馈说,评议,再说。

c.进一步感悟水乡的美丽富饶。

三、指导熟读

1.体会押韵。

第一、二、四行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“ang”,是押韵的。读起来琅琅上口,自读体会。

2.指导停顿。

词与词之间停顿较短,做到声断气不断。行与行之间停顿长一些,做到气断情不断。自读体会。

3.练读全文。

注意停顿,语速和语调的变化。自读,互读。反馈指导。推选优秀者到前面配乐朗读。

四、练习造句

1.自己从韵文中找一个词来造一个句子,看谁造的最好。

2.指名造句,评议。

3.有些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选两三个词来造句。

五、指导看图说话

1.刚才,同学们说得非常踊跃,但还觉得不过瘾,下面我们再来比试比试。

2.多媒体课件出示金秋的水乡图。

(1)同学们能不能按顺序说说,你看到了什么?

(2)自己说,同座位互相说互相听。

(3)指名说,师生共同纠正。

(4)能不能用上一些比喻句或拟人句,一些好词呢?

(5)说了这么多的水乡景色,你想发出什么赞叹?

就把这句赞叹句作为文章的结尾。

(6)指名说,比赛说。

【识字教学设计(整理7篇) 】相关文章:

《荷叶圆圆》教学设计(整理7篇) 2024-04-22

识字教学设计(整理7篇) 2024-04-21

《山中访友》教学设计(整理7篇) 2024-04-21